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8月, 2008的文章

Centrino 2》家庭娛樂 統統裝進NB裡

‧聯合新聞網 2008/08/29 你是否想把家庭娛樂系統的所有功能,例如高畫質(HD)電影、音樂、相片和電玩遊戲,通通打包起來,裝進筆記型電腦中? 英特爾新一代迅馳筆記型電腦(Centrino 2)7月15日在台灣上市,與先前市面上銷售的迅馳筆記型電腦相比,最大的賣點在於高畫質影音播放效能。英特爾行銷協理高博文解釋,Centrino 2 將改變消費者的使用習慣,希望消費者把Centrino 2和HD劃上等號。 不用插電 可看完整部藍光電影 英特爾強調,Centrino 2與前代產品不同之處,在於平台利用支援藍光解碼的原生技術,消費者可以在筆記型電腦不插電的情況下,看完一部藍光電影。即使坐在火車、飛機上,也能欣賞畫面細膩仿真的藍光影片,甚至打線上遊戲。 自從英特爾2003年推出第一代迅馳(Centrino)筆記型電腦,掀起筆記型電腦無線上網風,從此以後,市面上買到的筆記型電腦幾乎都內建無線上網功能,不但延展了電腦的消費及商用功能,更帶領全球筆記型電腦出貨量跨過1億台關卡,創造新的使用模式。 迅馳上市五年以來,每年都推出升級版的迅馳平台,Centrino 2上市前代號為Montevina,是迅馳第五代產品;但由於英特爾對此產品寄望頗深,意圖藉此改變消費者的視聽使用習慣,因此為Montevina塑造新品牌,即Centrino 2。 各家第三季上市的Centrino 2筆記型電腦建議售價從3.09萬元,到5.58萬元不等,價格取決於記憶體、DVD、螢幕尺寸等配備。 不過,筆記型電腦發展至今其實已非常成熟,除了外型、重量之外,還真的很難找出其他顯注且吸引人的變化。比方說,英特爾與華碩合推低價筆記型電腦易PC( EeePC ),電腦螢幕約7吋,價格1萬多元,外型小巧可愛,與其說是台小電腦,更增加些小玩意兒的特質。 英特爾除了把筆記型電腦做小、甚至可以放進口袋之外,面對幾乎變無可變的筆記型電腦市場,還能使出什麼絕招? 現今消費者使用筆記型電腦仍有耗電量的顧慮,但 Centrino 2 號稱可以用藍光連續播放兩小時電影,而不需中途充電。 Centrino 2 並不是英特爾第一款可以播放藍光光碟的筆記型電腦,早在第三代迅馳 NAPA 和第四代Santa Rosa就可搭配藍光光碟,但那時因藍光規格不明,且得配合獨立顯卡,以致於真正用到藍光光碟的消費者並不多。 Centrino 2 本...

Linux中的Wine 讓Windows上的軟體集體移民

發佈時間:2007.08.13 06:26 來源:賽迪網 作者:kid Wine ( Wine Is Not an Emulator )是一個在X和 UNIX 之上的,Windows 3.x 和 WindowsAPIs的實現. 它是一個Windows相容層,用通俗的話說,就是一個Windows模擬器,這個層即提供了一個用來從 Windows 源進出到UNIX的開發工具包 ( Winelib ) ,也提供了一個程式加載器,該加載器允許不用任何修改 Windows 3.1/95/NT 的二進制文件,就可以運行在Intel Unix及其衍生版本下 . Wine 可以工作在絕大多數的 UNIX 版本下,包括 Linux , FreeBSD, 和 Solaris . Wine 不需要 Microsoft Windows , 因為這是一個完全由百分之百的免費代碼組成的,可以選擇的實現,但是它卻可以隨意地使用本地系統的 DLLs ,如果它們是可以被利用的話. Wine的發佈是完全公開源代碼的,並且是免費發行的 。 目前 Wine 仍在發展階段,僅能執行少部份的 Windows 軟體,大部份的軟體仍然無法正常執行。 Wine 的官方站點是 http://www.winehq.com/ ,雖然你可以在它的官方站點下載源代碼,自己配置編譯,不過這個過程可是比較繁瑣的!我建議你到 CodeWeavers 下載一個已經編譯好的RPM發行版本. 1、下載Wine CodeWeavers Wine 的最新版本是 Wine 1.0 Preview 2 ( Wine 1.0的預發行版本2 ),網址是 http://www.codeweavers.com/wine/download.html ,下載檔案名稱為 codeweavers-wine-20010112-1.i386.rpm 。 2、裝設 以 root 用戶登錄,裝設 Wine ,不過裝設之前你需要刪除以前的版本(我的Linux是RedHat 7.1): rpm -qa |grep wine ;查詢以前裝設的Linux版本 。 如果顯示的是 wine-xxxxx-xxx (不同的Linux發行版本,顯示的可能不一樣),則可執行下列命令刪除:   rpm -e wine-xxxxx...

天才的特殊思維

08/25--15:31 作者﹕巫石吉 頂葉負責掌管腦中的數學和邏輯 ,這也是愛因斯坦成為天才的秘密。但不可否認的,愛因斯坦豐富的想像力與創造力,是使他的右腦不斷激發出潛在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左腦因為是以語言處理訊息,控制知識、判斷力、思考力因此被稱為 「知性腦」 ﹔ 右腦則控制著自律神經與字宙波動共振,由於是圖像腦,因此造型能力優越,被稱為 「藝術腦」 。 有關右腦的神奇功能研究,是始於1981年加州理工學院羅傑‧史貝利博士研究右腦獲得諾貝爾獎以後,人們才開始對右腦有所認識,在此之前,人們並不認為左腦與右腦的功能有那麼大的差別。史貝利在分割腦的實驗中發現,左腦與右腦這兩個半球完全以不同的方式在進行思考,他發現 左腦用語言進行思考,右腦則是以圖像進行思考﹔左腦偏向語言、邏輯性的思考,右腦則是影像和心像的思考 。 根據七田真博士的研究,原來人在誕生之初,右腦的能力還很發達, 右腦具備了超越常識那種幾乎可稱為全然未知的天才似的能力,這種能力自古以來就隱藏在人們腦海裡,是一種超越時間、空間,與無限境界相連結的能力,但是 因為人類世界是以教導、開啟左腦為主,讓小孩子努力學習語言以及往後生存所必需的知識,久而久之,左腦越來越發達,右腦卻因為少用而日形退化 。 至於什麼樣的成人比較容易打開右腦 ,七田真博士認為, 心思專注、純真沒有成見的人,比較容易進入神奇的右腦世界。 你相信超能力嗎?如果你有看過(雨人)這部電影,一定對片中達斯汀霍夫曼飾演的哥哥印象深刻,他不但能正確快速數出散落一地的火柴數目,而且飾演他弟弟的湯姆克魯斯還利用他天賦異稟的「 透視 」能力,上賭場找人玩撲克牌,結果對手的牌在達斯汀霍夫曼的「 全神貫注 」下,被透視得一覽無疑,湯姆克魯斯因此贏了一大筆錢。 或許你會認為那是電影誇張其事,現實世界中,人不可能具備那樣的能力。如果你這麼想,你就是犯了習慣左腦思考的錯誤,其實, 人類大腦的另一半-右腦,擁有的能力是左腦思考者很難想像的 。

淺談SDHC記憶卡規格與採購

‧超頻者天堂 2008/08/18  記憶卡售價在今年下跌了近 30% ,尤其在第二季呈現大廠為搶市占率殺紅眼的狀況。為了讓大家在採購新一代 SDHC 記憶卡時能把錢花在刀口上...  【藍天專欄】 SD記憶卡以符合SDA協會規定來分的話,可分為: ‧SD1.0 最高速率 12.5MB/sec (約 85x 速率) ‧SD1.1 最高速率 25MB/sec (約 170x 速率 FAT16) (除了SDHC外,目前的4G SD就是這個規格) ‧SD 2.0 (SDHC FAT32 格式): 2MB~26MB/sec (要注意,SDHC並不是以速度為考量,而是容量大為前提)  SDHC在SDA規範下又可以分為以下三種規格:(指的是寫入的速率,而非讀取速率)  (1)Class 2: 2MB/sec,主要支援 MPEG2 的影像錄製 (2)Class 4: 4MB/sec,主要支援 HDTV MPEG2 的影像錄製,以及數位相機使用 (3)Class 6: 6MB/sec,主要支援專業數位相機使用  SDHC 記憶卡所內含的NAND型 flash 記憶體可以分為SLC和MLC型。 一般市面上常見的白牌或低價SDHC卡,就是使用MLC晶片,強調高速的產品才會採用SLC晶片。 而最近很夯的迷你型筆電所使用的SSD硬碟,其實也是使用FLASH記憶體,宏碁的INSPIRE ONE使用MLC型的SSD,效能表現就比採用SLC型的華碩易PC稍差。  採購注意事項:   一、CLASS-6的SDHC就比較快嗎?  目前CLASS-6的SDHC卡價格帶很亂,低價卡和高價卡的寫入速度差距也很大,由於低價卡採用MLC顆粒,寫入速度比起採用SLC的高價卡慢了不少,如果是數位單眼的玩家,建議還是買採用SLC顆粒的卡,以免以RAW檔拍攝時,產生延遲的情形。上列的創見、SILICON ROWER CLASS-6 產品讀取速度都不錯,但寫入速度就打對折了,而熱賣的創見卡,在先前還曾傳出〝卡瘟〞的問題, 低價卡的相容性問題值得注意 。 二、SDHC卡比舊型的SD卡快嗎?  1.X規範下的SD卡,由於是用FAT格式,上限為2G;而2.0規範的SDHC是FAT32格式...

不想被搜到 根目錄下建置robots.txt檔

‧聯合新聞網 2008/08/22  反舊情人同盟的成立,引發網路隱私的安全性,不管鍵入名字或帳號,甚至只要有身分證字號就可能找到對方,網路趨勢專家劉威麟 (Mr.6)表示, 目前可在根目錄下建置 「 robots.txt 」檔, 是唯一可防止搜尋引擎找到的方法 。  劉威麟指出, 基本上被搜尋引擎 「 吃到 」 的網頁資料,紀錄都不會被抹滅掉,就算把網頁移除、關閉或加密,由於搜尋引擎會儲存暫存資料,顯示在搜尋的頁面上,所以很難完全消除網路上曾經出現過的資訊 。 不只是網頁檔案 ,劉威麟說, 像google可以爬到word檔,有些公司可能在辦活動的時候,暫時先把員工的資料放在word 檔案並上傳到網路,但以後就會留下紀錄,也是為什麼查得到手機號碼、身分證字號的原因。 要把紀錄消失有3種作法,劉威麟說,有些企業會請網路寫手寫大量的新訊息,讓新訊息掩蓋舊的,由於一般人搜尋不會找到很後面的網站,用此方式更新,第二種就是等待時間讓資料自動消失,不過可能要等很久。 不過如果有心要找舊情人,即使500頁都有人會看,劉威麟建議在伺服器根目錄建置「 robots.txt 」檔案,先開啟記事本,檔名設定「 robots.txt 」,第一行鍵入「 User-agent:* 」,若要設定不能夠收集所有的網頁資料,在第二行就打「 Disallow:/ 」,最後上傳至網頁底部即可。  【聯合晚報/記者吳孟庭/台北報導】

系統安全之解決IE被惡意修改方法總結

2007-01-10 09:00作者:出處:天極博客責任編輯:盧林嘉   經常聽到別人說 自己電腦的IE被惡意修改了 ,我也曾經經常遇到過,做事做的好好,突然蹦出個網頁實在是鬱悶到極點啊。後來我就在網上亂搜一通,簡單總結了下他們的方法特在此版塊發給新手門,尤其是玩黑的!   大概有下面幾種解決方法吧。    一、修改IE工具列   在一般情況下,IE首頁的修改可以透過IE工具列裏的 “工具”-“網際網路選項”-“一般”-“首頁” 功能模組來實現。   在彈出的窗口裏,用戶只要在 “可修改首頁” 的地址欄中輸入自己經常使用的網址然後再點擊下面的 “使用目前的設定” 按鈕就可以將其設為自己的IE首頁了;如果是點擊了 “使用預設值” 則一般會使IE首頁調整為微軟中國公司的主頁;至於 “使用空白頁” 選項則是讓IE首頁顯示為 “about:blank” 字樣的空白頁,這樣便於輸入網址。    二、修改註冊表   很多情況下,由於受了惡意程式的控制,或中了 木馬病毒 ,上面的方法根本不奏效,甚至有時候, “可修改首頁” 的地址欄都變成了灰色,無法再進行調整;有時候,即使你把網址改回來了,再開啟IE瀏覽器,那個惡意網址又跑回來了。 實在是頭大~~如果這樣的話,最通常的辦法就是修改註冊表文件。   我們首先啟動Windows的註冊表編輯器,具體方法是點擊Windows介面左下角的 “開始” 按鈕,再選擇 “執行” ,在彈出的對話方塊中輸入 “regedit” 就可以進入註冊表編輯器了。   IE首頁的註冊表文件是放在: HKEY_CURRENT_USER\Software\Microsoft\Internet Explorer\Main\Start Page 下的,而這個字串值資料就是IE首頁的網址。以筆者的電腦為例,數值資料是http://www.hao123.com,它是可以修改的,用戶可以改為自己常用的網址,或是改為 “about: blank” ,即空白頁。這樣,你重啟IE就可以看到效果了。   如果這種方法也不能奏效,那就是因為一些病毒或是流氓軟體在你的電腦裏面裝設了一個 自動執行程式 ,就算你透過修改註冊表恢復了IE首頁,但是你一重新啟動電腦,這個程式就會自動執行再次篡改。   這時候,我們需要對註冊表文件進行更多的修改,運行 “regedit” ,然後依次展開 HK...

備份Windows XP註冊表 不怕病毒修改

2008-07-25 07:06作者:佚名出處:天極網軟體頻道責任編輯:那天   今天我們將以Windows XP為例,介紹使用Windows“ 記事本 ”程式搜尋、修改註冊表數據以及使用簡單的批處理腳本備份註冊表的方法。   兩個重要的分支 :    1.用戶個人數據[HKEY_CURRENT_USER]   該分支中存放的是目前登錄用戶的個人喜好設定、所用的軟體的設定等個人數據。無論來賓、受限用戶、高級用戶還是管理員,都可以修改屬於自己個人的註冊表數據。用戶個人的註冊表數據就是“註冊表編輯器”左側窗格 [HKEY_CURRENT_USER] 所包含的項、子項和值項。    2.系統的核心數據[HKEY_LOCAL_MACHINE]   只有管理員權限的用戶可以訪問系統註冊表數據,其中存放了系統中各項重要的核心設定數據。系統的註冊表數據就是“註冊表編輯器”左側窗格顯示的 [HKEY_LOCAL_MACHINE] 所包含的項、子項和值項。    與備份註冊表過招   任務1:備份註冊表分支並編輯部分設定   第一步: 點擊“開始→執行 ”(或 命令行提示字元 ),輸入以下命令輸出兩個註冊表分支(驅動器、路徑及文件可自定義),輸出後的 myreg.reg 大小約為8MB~9MB,而 sysreg.reg 大小約為30MB~60MB,視個人情況略有不同。    reg export hkcu c:\myreg.reg   reg export hklm c:\sysreg.reg   第二步:分別右擊 myreg.reg 和 sysreg.reg ,選擇“ 編輯 ”或“ 傳送到→記事本 ”(創建右鍵選單“ 傳送到 →記事本 ”,可將“ 開始 ” 選 單中的“ 記事本 ”快捷方式複製到“ C:\Documents andSettings\username\SendTo ”資料夾),用“ 記事本 ”程式打開 myreg.reg 文件。   第三步:點擊選單命令“ 編輯→搜尋 ”,輸入要查找內容的關鍵字,按一下“ 查找下一個 ”。查找到一個數據,可執行刪除、修改操作,然後按 F3 鍵可繼續查找下一個數據。查找、修改所有數據,選擇 選 單“ 文件→儲存 ”保存註冊表文件即可。

死馬還當活馬醫:6種方法挽救Windows系統

2008-06-30 09:22作者:論壇出處:天極網軟體頻道責任編輯:那天   當我們遇到Windows故障尤其是電腦頻頻“ 熄火 ”時,心裏的“ 怒火 ”卻不能壓制。為了不重裝系統,我們必須長期忍受故障帶來的折磨,可能是每隔一段時間重啟一次,也可能是系統時不時地彈出個錯誤框,總而言之,是沒法好好工作了……筆者在這裡介紹6種應急的方法,可以讓“ 熄火 ”的Windows再次跑起來。    尋找最後的“文明”:最後一次正確的配置   很多系統故障與硬體的驅動程式有關,有時一個新版本的驅動看似能夠提高性能,但實際裝設到你的系統中時反而有可能造成系統相容性問題,更新驅動之後系統無法正常進入Windows的情況很常見。“ 最後一次正確的配置 ”就是專為這種情況設計的,當你因新裝驅動或系統配置造成系統無法正常啟動時,重新啟動並在此過程中按住 F8 ,在“ 高級啟動選項 ”選單中選擇“ 最後一次正確的配置 ”,系統就會用在正常狀態下備份的註冊表數據恢復系統,一般就能進入系統了。    殘缺並不美:修復系統文件   恢復配置只能修復註冊表中的數據,如果是系統文件本身損壞,那就需要使用其他方法了。系統文件損壞會造成系統不穩定,嚴重的甚至會造成無法正常啟動,正確的方法是使用系統命令 SFC ( System File Checker , 系統文件檢查器 )對系統文件進行掃描,如果發現有文件被破壞,就會要求插入裝設光碟並恢復原始文件。點擊“ 開始→運行 ”,在運行框中鍵入“ sfc /scannow ” Enter 後就能開始檢查了,完成後重啟。如果裝設光碟盤中的系統比較舊,那麼建議使用打過補丁的光 碟 進行修復,以免文件被恢復成 舊 版本的。    換件“馬甲”再登場:更換用戶   系統中的註冊表主要包括系統分支和用戶分支兩部分,有些用戶對自己使用的系統環境進行了配置,造成登錄後出現各種奇怪的故障。別急著重裝系統,這種情況完全可以換件“馬甲”繼續登場。換用管理員賬戶登錄系統(如果目前用戶無法建立新用戶),然後在“ 控制台→使用者賬戶 ”中建立一個新的管理員賬戶,然後用此賬戶登錄即可。需要注意的是,原來用戶的“ 我的文件 ”及其他一些個人資料都在原來賬戶的目錄裏,可以事先備份或者用新賬戶登錄後打開“ C:\Windows\Documents and Settings\[Usernam...

微軟沒有告訴你:命令提示字元下也有技巧

2008-07-28 08:27作者:論壇出處:天極網軟體頻道責任編輯:那天   儘管Windows圖形介面早已經取代了無趣的DOS 命令提示字元 介面,不過在日常操作中,還是有很多時候需要用到 命令提示字元 。比如批量更名至文件時、執行字元命令時、在命令行下恢復系統時,可是切換目錄卻始終不如在Windows下方便。其實微軟沒有告訴你,在命令提示符下,也有很多目錄輸入的小技巧。    檔案名稱 依序 “秀”一下   第一個好用的快速鍵是“ Tab ”鍵。在Windows XP中調出 命令提示字元 窗口,你試試按幾次“ Tab ”鍵,此時目前 資料夾 下的檔案名稱會依序一個一個地顯示出來,文件秀完之後會接著顯示子資料夾的名稱。    所有子 資料夾 都站出來   如果你是要切換到某個 資料夾 ,先輸入“ cd ”和輸入一個空格鍵後,再接著按“ Tab ”鍵,此時就只會依序出現“秀”出所有子 資料夾 ,而不會出現檔案名稱,連 中文 資料 夾 也能用此方法自動秀出名稱喔!    小提示   如果使用“ Shift+Tab ”快速鍵, 則會以相反的順序來顯示 資料夾 名稱 。    根據“姓氏”找 資料夾   如果我們要切換到某個以字母D開頭名稱的 資料夾 ,也可以先輸入“ cd d ”(即cd後面空一格,再打上文件夾開頭的字母),此時再按“ Tab ”鍵,就隻會輪流秀出以字母D開頭的 資料夾 名稱,這樣可以快一點找到要找的目標。    我知道你剛才幹了什麼   此外,在命令提示字元窗口下,除了按鍵盤的“ ↑ ”或“ ↓ ”游標鍵可以把之前輸入過的指令呼叫出來以外,其實按一下“ F7 ”鍵,還會彈出一個選單,把你輸入過的指令通通羅列出來,選擇起來更為方便。

Linux系統下如何掛載USB隨身碟或抽取式硬碟

2007-05-15 00:00 作者: 出處: 論壇整理 責任編輯:原野    1.在插入 USB隨身碟 或 抽取式硬碟 之前,在命令行窗口運行:fdisk -l 命令,系統將顯示目前所能識別到的硬體存儲設備;   內容如:    sda   sda1   sda2   sdb   sdb1   sdb2   等資訊,其中,sda與sdb表示目前系統有兩個硬碟,後面帶有數字表示各個硬碟下的各區目錄;   硬碟或存儲設備一般都是以 sd 開頭.   2.插入 USB隨身碟 或 抽取式硬碟 ,再次運行 fdisk -l 命令,系統將再次顯示目前所能識別到的硬體存儲設備,比較兩次輸出的不同,將發現第二次運行時會增加一些內容,;   系統將在原來的基礎上增加顯示: sdc ,等內容,表示新插入的 USB隨身碟 或 抽取式硬碟 是掛靠在系統的 sdc 下.   3.運行 mount ,如:    #mkdir /mnt/usb    #mount /dev/sdc /mnt/usb   4.運行完畢,可以直接在/mnt/usb目錄下對 USB隨身碟 或 抽取式硬 的資料進行訪問或操作;   5.想卸載 USB隨身碟 或 抽取式硬碟 之前,運行 umount 命令,保證資料不會造成遺丟失,命令如下:    #umount /dev/sdc

Linux系統下掛載Windows分區的方法和技巧

2008-08-05 08:38作者:論壇整理出處:天極網軟體頻道責任編輯:Shiny   Linux系統下掛載Windows分區的方法    1. 手工掛載    在Linux中也可以讀取Windows分區,包括fat32格式的和ntfs格式的 。 首先你得知道Linux下對硬碟分區的稱呼 。比如Windows下的C盤通常是hda1,D盤是hda5,E盤是hda6等等。 要掛載Windows分區,首先得確定你所用的Linux系統的locale( 這個locale包括了系統使用的語言和字元的編碼等資訊 )。中文Linux 常用的locale是 zh_TW.big5 和 zh_TW.UTF-8 。 在預設安裝中,Debian Linux和Mandriva Linux的locale是 zh_TW.big5 ,而Ubuntu Linux和Fedora Linux的locale是 zh_TW.UTF-8 。最好不要隨便修改locale,否則會出現很多亂碼的情形。要查看系統的locale,可以在終端下輸入下面的命令查看:    echo $LANG   其次, 你得知道你的windows分區的格式,這個在windows的分區的屬性中可以看到,一般是 fat32 和 ntfs 格式的 。   假設你的locale是 zh_TW.UTF-8 ,要掛載一個/dev/hda1的fat32格式的windows分區到/mnt/C目錄( 若這個目錄不存在手工新建一個 ),可以在終端下輸入以下命令( 在Ubuntu裏還需要在這行命令前加上sudo ):    mount -t vfat /dev/hda1 /mnt/C -o iocharset=utf8   如果你的locale不是 zh_TW.UTF-8 , 把上面命令的utf8改為big5;如果這個windows分區是ntfs格式的,將上面命令的vfat改為ntfs 。 這樣掛載的ntfs格式的分區,只有 root 能讀取,如果需要讓普通用戶也能讀取,需要再加上 umask=022 選項,如下:    mount -t ntfs /dev/hda1 /mnt/C -o iocharset=utf8,umask=022   類似地, 如果要讓掛載的分區允許所有用戶讀取和修改,可以將上面的 umask=022 , 改為 umas...

Linux下添加硬碟,分區,格式化詳解

者:出處:天極Blog責任編輯: 原野 [ 2005-10-17 16:55 ] 在我們添加硬碟前,首先要了解 linux 系統下對硬碟和分區的命名方法   預備知識   在我們添加硬碟前,首先要了解 linux 系統下對硬碟和分區的命名方法。    在 Linux 下對 IDE 的設備是以hd命名的,第一個ide設備是hda,第二個是hdb 。依此類推   我們一般主板上有兩個 IDE 接口,一共可以裝設四個 IDE 設備。主 IDE 上的兩個設備分別對應hda和hdb,第二個 IDE 口上的兩個設備對應hdc和hdd。   一般我們的硬碟裝設在主 IDE 的主接口上,所以是hda   光驅一般裝設在第二個 IDE 的主接口上,所以是hdc(因應為hdb是用來命名主 IDE 上的從接口)    SCSI 接口設備是用 sd 命名的,第一個設備是 sda ,第二個是 sdb 。依此類推    分區是用設備名稱加數字命名的 。例如hda1代表hda這個硬碟設備上的第一個分區。    每個硬碟可以最多有四個主分割區 ,作用是1-4命名硬碟的主分 割 區。邏輯分區是從5開始的,每多一個分區,數字加1以就可以。   比如 我們一般的系統都有一個主分 割 區用來引導系統 ,這個分區對應我們常說的C區,在 linux 下命名是hda1。後面我們分三個邏輯分區對應常說的D、E、F,在 linux 下命名是   hda5、hda6、hda7    給硬碟分區   在 slackware 下有兩個分區軟體 fdisk 和 cfdisk   例如我們已經有一個硬碟了,現在添加另一個硬碟到系統   那麼我們根據命名規則知道這個新添加的硬碟應該是hdb。我們用下面命令給硬碟分區        fdisk /dev/hdb   你也可以用 cfdisk 來分區,命令如下        cfdisk /dev/hdb    格式化硬碟   格式化成 ext3 格式         mkfs.ext3 /dev/hdb1   格式化成 reiserfs 的格式         mkfs.reiserfs /dev/hdb1    讓硬碟啟動自動掛載   例如掛載/dev/hdb1分區到/mnt/hd目錄下   用vi編輯/etc/fstab文件,加入如下內容         /dev/...

英特爾釋出USB 3.0介面草案規格

文/陳曉莉 (編譯) 2008-08-15 USB 3.0 的傳輸速率最高可達每秒 4.8Gb ,大幅超越現在 USB 2.0 的 480Mbps 。在此次的發表中,包括Dell、微軟及NEC皆表態支持英特爾的 xHCI規格 。 英特爾於周三(8/13)發表 USB 3.0標準架構的延伸主控制器介面 ( Extensible Host Controller Interface, xHCI )0.9版草案規格,制訂主控制器與 USB 3.0 軟體間的通訊方式。 USB 3.0 亦稱為「 超速USB 」( SuperSpeed USB ),為電腦週邊裝置的新一代通用序列匯流排標準。 USB 3.0 的傳輸速率最高可達每秒 4.8Gb ,大幅超越現在 USB 2.0 的 480Mbps 。 英特爾說明, xHCI 0.9 描述了系統軟體及硬體間介面所使用的暫存器與資料架構,該規格草案相容於 USB 3.0 推廣組織所開發的 USB 3.0 規格,該組織的會員及捐贈者皆可免費取得此一規格的免費授權。 英特爾晶片組事業部總經理Phil Eisler表示, 未來的電腦及消費電子裝置都將逐漸強化視覺及頻寬,生活充滿高畫質媒體及數位音訊,需要快速且通用的資料傳輸 ,而 USB 3.0 即為未來PC平台頻寬需求的解答。 先前業界盛傳英特爾將開發自己的 USB 3.0 規格,而且不將特定規格分享給其他業者,使得其他業者準備另行制定相關規格。不過,英特爾今年6月在部落格中澄清, USB 3.0 規格是由 USB 3.0 推廣組織所開發,該公司主要開發主控制器規格,當時,英特爾便承諾此一主控制器規格將採用免費授權模式。 在此次的發表中,包括Dell、微軟及NEC皆表態支持英特爾的 xHCI 規格。其中,Dell認為英特爾的 xHCI 規格將提供一個單一的介面標準可加速產業移轉到新一代的 USB 3.0 ;微軟則說打算根據此一規格提供Windows對硬體的支援。英特爾並計畫在今年第四季發表 xHCI 0.95 修正版草案。(編譯/陳曉莉) 註 : DDR3.0 、四核心CPU、PCI 2.0、WIMAX、USB 3.0 看來硬體還有很大的變動空間,如果不是很急需新電腦還是忍一忍吧!

Linux下Openoffice亂碼解決方法

2008-06-17 14:21作者:sixth出處:天極網軟體頻道責任編輯:Shiny 我們在Linux系統使用Openoffice辦公軟體的時候,會碰到一些亂碼問題,該如何解決呢 ?下面我們介紹一些方法。    字形替換   選擇選單 “工具-->選項-->openoffice.org-->字型-->使用取代清單” ,左面框填寫要替換的字形,我的 Dejavu Sans,右邊是替換後的字形: 新細明體 。然後點擊“確定”,下邊最左邊的按鈕,確定應用修改。 如果要word文檔,在保存時,注意選中MS word 97/2000/XP(.doc)。   如果打開中文命名的文件,系統提示“ 找不到.doc ”,只要將文件以英文的名字就行了。注意文件打開以後可能和原文有些出入,這時應該選中原文,修改一下,openoffice.org支援的字形就好了。 註: Opera瀏灠器也有亂碼的問題,只要在 “工具-->功能設定--網頁-->一般字型-->選擇正常顯示的字型即可”

CPU資源佔用100%解決方法

我們在使用 Windows XP 操作系統的時候,用著用著系統就變慢了,一看“ 工作管理員 ”才發現 CPU使用率達到100% 。這是怎麼回事呢? 遇到病毒了,硬體有問題,還是系統設定有問題,在文章中將從硬體,軟體和病毒三個方面來說明 CPU使用率 為什麼會達到100%。 經常出現CPU占用100%的情況,主要問題可能有:  1、 驅動程式沒有經過認證 ,造成 CPU資源佔用100% 。大量的測試版的驅動在網上氾濫,造成了難以發現的故障原因。 2、 檢視網路連接 。主要是網路卡。 3、 把網路卡、顯示卡、音效卡 驅動程式 卸載,然後重新安裝一下驅動 。  4、 防毒軟體造成 。由於一些防、殺毒軟加入了對網頁、插件、郵件的隨機監控,無疑增大了系統負擔,可以根據情況有選擇的開啟服務。 5、 病毒、木馬造成 。大量的蠕蟲病毒在系統內部迅速複製,造成CPU佔用資源率據高不下。解決辦法:使用最新的殺毒軟件在DOS模式下進行殺毒。 經常性更新升級防毒軟體和防火牆,加強防毒意識,掌握正確的防殺毒知識。 6、 開始->執行->msconfig->啟動,關閉不必要的啟動項,,重開機 。 7、 查看「svchost」進程 。 Svchost.exe 是Windows XP系統的一個核心進程。 Svchost.exe 不單單只出現在 Windows XP 中,在使用 NT 內核的 Windows 系統中都會有 Svchost.exe 的存在。一般在Windows 2000中 Svchost.exe 進程的數目為 2個 ,而在 Windows XP 中 Svchost.exe 進程的數目就上升到了 4個及4個以上 。 如何才能辨別哪些是正常的 Svchost.exe 進程,而哪些是病毒進程呢? Svchost.exe 的鍵值是在「 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Microsoft\Windows NT\CurrentVersion\Svchost 」,每個鍵值表示一個獨立的 Svchost.exe 組。 微軟還為我們提供了一種察看系統正在運行在 Svchost.exe 列表中的服務的方法。 以 Windows XP 為例:在「 執行 」中輸入: cmd ,然後在命令行模式中輸入: tasklist ...

第四代移動通信 能否解決3G時代標準融合

(2005-02-03 20:37) (古麗萍) (電子技術應用) 導讀--第四代移動通信與第三代移動通信相比,將在技術和應用上有質的飛躍。 4G 將適合所有的移動通信用戶。   移動通信已成為當代通信領域內的發展潛力最大、市場前景最廣的熱點技術。目前全球已具有相當規模的移動通信標準有 GSM 、 CDMA 和 TDMA 三大分支,每個分支都在搶佔市場。全球無線技術各自為營,各廠商都在不斷推出新技術,以迅速搶佔行業標準的主導地位。儘管第三代移動通信( 3G )標準比現有無線技術更強大,但也將面積競爭和標準不相容等問題。人們開始呼籲移動通信標準的統一,以期透過第四代移動通信標準的制定來解決相容問題。 國際電信聯盟 ( ITU )目前已經開始研究制訂第四代移動通信標準,並已達成共識:把移動通信系統同其他系統(例如 無線區域網路 , W-LAN ,等)結合起來,產生 4G 技術,2010年之前使數據傳輸數率達到 100Mbps ,以提供更有效的多種業務。目前相互相容移動通信技術的第四代移動通信標準( 4G )正在業界萌動。第四代移動通信與第三代移動通信相比,將在技術和應用上有質的飛躍。 4G 將適合所有的移動通信用戶,最終實現商業無線網路、區域網路、藍牙、廣播、電視衛星通信的無縫銜接並相互相容 。    1 移動通信發展歷程    1.1 第一代移動通信技術(1G)     主要採用的是模擬技術和頻分多址 ( FDMA )技術。由於受到傳輸帶寬的限制,不能進行移動通信的長途溫游,只能是一種區域性的移動通信系統。第一代移動通信有多種制式,我國主要採用的是 TACS 。第一代移動通信有很多不足之處,比 如容量有限、制式太多、互不相容、保密性差、通話品質不高、不能提供數據業務、不能提供自動溫游等 。     1.2 第二代移動通信技術(2G)     主要採用的是數字的時分多址 ( TDMA ) 技術和碼分多址 ( CDMA )技術。 主要業務是語音,其主特性是提供數字化的話音業務及低速數據業務 。它克服了模擬移動通信系統的弱點,話音品質、保密性能得到大的提高,並可進行省內、省際自動漫游。第二代移動通信替代第一代移動通信系統完成模擬技術向數字技術的轉變,但由於第二代採用不同的制式,移動通信標準不統一,用戶只能在同一制式覆蓋的範圍內進行漫游,因而...

什麼是1G/2G/2.5G/3G?

(2005-02-03 21:34) (天極網) 什麼是 1G/2G/2.5G/3G ?什麼是 GSM ?什麼是 GPRS ?本文給出了通俗簡單和易於理解的解釋。 什麼是1G/2G/2.5G/3G? 1G ( first generation )表示第一代移動通訊技術。如現在已以淘汰的模擬移動網。 2G ( second generation )表示第二代移動通訊技術。代表為 GSM 。 以數字語音傳輸技術為核心 。 2.5G 是基於2G與3G之間的過渡類型 。代表為 GPRS 。比 2G 在速度、帶寬上有所提高。 可使現有 GSM 網路輕易地實現與高速數據分組的簡便接入 。 3G ( third generation )表示第三代移動通訊技術。面向高速、寬帶數據傳輸。 國際電信聯盟 ( ITU )稱其為 IMT-2000 ( Internation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 最高可提供2Mbp/s的數據傳輸速率 。主流技術為 CDMA 技術代表有 WCDMA (歐,日)、 CDMA2000 (美)和 TD-SCDMA (中)。 什麼是GSM? 全球移動通訊系統 ( 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 )的英文縮寫。 2G 的主流技術,數 據速率為9.6kb/s 。 什麼是GPRS? 通用分組無線業務 ( 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 )的英文縮寫。 是一種基於 GSM 系統的無線分組交換技術 。 是 2.5G 的主流技術。理論最高數據速率為171.2kb/s 。

動態 IP、固定 IP、實體 IP 與虛擬 IP講解

實體 IP :在網路的世界裡,為了要辨識每一部電腦的位置,因此有了電腦 IP 位址的定義。 一個 IP 好似一個門牌!例如,你要去微軟的網站的話,就要去『 207.46.197.101 』這個 IP 位置!這些可以直接在網際網路上溝通的 IP 就被稱為『 實體 IP 』了。  虛擬 IP :不過,眾所皆知的,IP 位址僅為 xxx.xxx.xxx.xxx 的資料型態,其中, xxx 為 1-255 間的整數,由於近來電腦的成長速度太快, 實體的 IP 已經有點不足了,好在早在規劃 IP 時就已經預留了三個網段的 IP 做為內部網域的 虛擬 IP 之用。 這三個預留的 IP 分別為: ============================== A級:10.0.0.0 - 10.255.255.255 B級:172.16.0.0 - 172.31.255.255  C級:192.168.0.0 - 192.168.255.255 上述中最常用的是 192.168.0.0 這一組。不過,由於是 虛擬 IP ,所以當您使用這些地址的時候﹐當然是有所限制的,限制如下: 私有位址的路由資訊不能對外散播使用私有位址作為來源或目的地址的封包﹐不能透過Internet來轉送關於私有位址的參考紀錄(如 DNS )﹐ 只能限于內部網路使用由 於 虛擬 IP 的電腦並不能直接連上 Internet ,因此需要特別的功能才能上網。 不過,這給我們架設IP網路做成很大的方便﹐比如﹕即使您目前的公司還沒有連上Internet﹐但不保證將來不會啊。 如果使用公共IP的話﹐如果沒經過註冊﹐等到以後真正要連上網路的時候﹐就很可能和別人衝突了。也正如前面所分析的﹐到時候再重新規劃IP的話﹐將是件非常頭痛的問題。 這時候﹐我們可以先利用私有位址來架設網路﹐等到真要連上intetnet的時候﹐我們可以使用 IP轉換協定 ﹐如 NAT ( Network Addresss Translation )等技術﹐配合新註冊的IP就可以了。  固定 IP 與 動態 IP: 基本上,這兩個東西是由於近來網路公司大量的成長下的產物,例如,你如果 向中華電信申請一個商業型態的 ADSL 專線,那他會給你一個 固定的實體 IP ,這個實體 IP 就被稱為 『 固定 IP 』了。而若你是申請計時制的 ADSL ...

『實體記憶體、虛擬記憶體、分頁記憶體』基本解說

一、 實體記憶體: 實體記憶體指的就是在主機板上實際的積體電路記憶體,簡單的說就是實際記憶體的大小(目前以DDR、DDR2為主要規格)。例如: 主機板上原本插上的記憶體是 512MB,則實體記憶體就是 512MB ,如果又擴充了一條 512MB 的記憶體,則總記憶體為:512+512=1024MB,則此時的實體記憶體就是 1024MB。 二、虛擬記憶體: 虛擬記憶體相對於實體記憶體而言,是一種作業系統運用的技術, 將磁碟空間模擬成記憶體 ,使得在實體記憶體不足的系統上,也可執行需要記憶體較多的應用程式。通常 Windows 中會將虛擬記憶體的大小調整在實體記憶體的 2.5 倍 。 使用虛擬記憶體之優點: I. 有更多程式能同時運用記憶體,增加了CPU 使用率。 II. 程式不再受到實際記憶體可用空間限制,記憶體可用空間變大。 I II. 載入程式或置換程式所須 I/O 次數減少,速度加快 。 虛擬記憶體在磁碟內是以「 虛擬記憶體交換(置換)檔 」存在, Windows 9X 系列中,是 win386.swp 這個檔案,而在 Windows 2000 、 Windows XP 中,則是 pagefiles.sys 這個檔案。 Windows 的「 虛擬記憶體交換檔 」就是拿一部分的硬碟空間來當作記憶體使用,先把一些記憶體中閒置太久的程式,丟到硬碟上,當有需要用到時程式或資料時再從硬碟 win386.swp 或 pagefiles.sys 裡叫回來。 「 虛擬記憶體交換檔 」並不是用永遠維持固定的大小( 除非限制虛擬記憶體大小 ),執行的應用程式越多,「 虛擬記憶體交換檔 」也就越大,「 虛擬記憶體交換檔 」是根據記憶體使用狀況,自動且機動的調整大小。 若要設定虛擬記憶體大小的話,可在桌面上「 我的電腦 」圖示上,按滑鼠右鍵,點選「 內容 」→ 「 進階 」 → 「 效能 」→ 「 進階 」 → 「 虛擬記憶體 」 → 「 進階 」 → 「 變更 」 。 如果要改變虛擬記憶體的存放位置,可從「磁碟機」方框內選擇要使用的磁碟。如果想要自己設定大小,可調整「起始大小(MB)」及「最大值(MB)」的方框,填入你想要的初始大小及可使用的最大值,一般最適合的檔案大小值,大約是電腦 實體記憶體的 1.5-2 倍左右 較合宜。...

0X000000該記憶體不能為read或written的解決方法(完整篇)

執行某些程式的時候,有時會出現記憶體錯誤的提示( 0x 後面內容有可能不一樣),然後該程式就關閉。 「 0x???????? 」指令引用的「 0x???????? 」記憶體。該記憶體不能為「 read 」。 「 0x???????? 」指令引用的「 0x???????? 」記憶體,該記憶體不能為「 written 」。 不知你出現過類似這樣的故障嗎? 關於「 0X000000該記憶體不能為read的解決方法 」 出現這個現象有方面的,一是 硬體 ,即 記憶體 方面有問題,二是 軟體 ,這就有多方面的問題了。 先簡單說說原理:記憶體有個存放資料的地方叫 緩衝區 ,當程式把資料放在其一位置時,因為沒有足夠空間,就會發生 溢出現象 。舉個例子:一個桶子只能將一斤的水,當你放入兩斤的水進入時,就會溢出來。而系統則是在螢幕上表現出來。這個問題,經常出現在 windows2000 和 XP 系統上, Windows 2000 / XP 對硬體的要求是很苛刻的,一旦遇到 資源死鎖 、 溢出 或者類似 Windows 98 裏的非法操作,系統為保持穩定,就會出現上述情況。另外也可能是硬體設備之間的 相容性不好 造成的。 一:先說說硬體: 一般來說, 電腦硬體 是很不容易壞的 。 記憶體 出現問題的可能性並不大(除非你的記憶體真的是雜牌的一塌徒地) 【 原因 解決方法 】 1 記憶體條壞了 更換記憶體條 ( 二手記憶體情況居多 ) 2 雙記憶體不相容 使用同品牌的記憶體或只要一條記憶體 3 記憶體插在主機板上的金手指部分灰塵太多 4 使用不同品牌不同容量的記憶體,從而出現不相容的情況 5 記憶體品質量問題 更換記憶體 6 散熱問題 加強機箱內部的散熱 7 記憶體和主板没插好或其他硬體不相容 重插記憶體或換個插槽 8 硬體有問題 更換硬碟 9 驅動問題 重裝驅動,如果是新系統,應先安裝主機板驅動 10 軟 體 損壞 重裝軟體 11 軟 體 有BUG 打修正檔或更新到最新版本 10 軟 體 和系統不相容 給軟 體 打上修正檔或是試試系統的相容模式 11 軟 體 和軟 體 之間有衝突 如果最近安裝了什麼新軟 體 ,移除了試試 12 軟 體 要使用其他相關的軟 體 有問題重裝相關軟體,比如播放某一格式的檔案時出錯,可能是這個檔案的...

讓Windows XP不再出現記憶體讀寫錯誤

2008-08-04 09:06作者: 出處:電腦報責任編輯:Shiny 電腦系統中運行一些容量較大的程式或者遊戲時,系統常常會自動彈出“ xx記憶體不能為read或written ”的錯誤提示,遇到這種故障資訊時,我們該如何才能將它有效排除,同時確保下次運行容量較大的程式或者遊戲時,系統不會再次出現 系統記憶體讀寫錯誤 呢?事實上,當我們不幸遭遇上面的故障資訊時,我們可以嘗試按照如下步驟進行依次排查。 移除無效外掛程式 在上網的過程中,許多外掛程式會偷偷地裝設到電腦系統中,而不少外掛程式往往都有防刪除的功能,因此這些 外掛 很容易與其他的應用程式發生衝突,從而間接地引起系統 記憶體讀寫錯誤 的現象。 為了給那些大容量的應用程式或遊戲提供一個乾淨、穩定的工作環境,我們最好定期使用安全防護軟體,來 查看系統是否被偷偷裝設了各種無效的垃圾外掛程式,一旦發現的話,那可以 直接將它們從系統中及時移除乾淨。 手工修復系統服務 與系統記憶體讀寫操作有關的 Windows Management Instrumentation 服務要是發生錯誤的話,也會導致系統彈出記憶體讀寫錯誤的提示,所以當我們遇到這種錯誤現象時,可以嘗試手工修復一下 Windows Management Instrumentation 服務,下面就是具體的修復步驟:   首先,用滑鼠右鍵按一下系統桌面中的“ 我的電腦 ”圖示,從彈出的快捷選單中執行“ 管理 ”命令,打開本地端系統的電腦管理視窗,在該窗的左側顯示區域,依次展開“ 服務及應用程式 ”/“ 服務 ”選項,在對應“ 服務 ”選項所在的右側顯示區域中, 找到 Windows Management Instrumentation 服務,並用滑鼠右鍵按一下該服務選項,從彈出的快捷選單中執行“ 內容 ”命令,打開服務屬性設定介面 。 其次在該設定介面的“ 一般 ”標籤頁面中,按一下“ 停止 ”按鈕,將 Windows Management Instrumentation 服務暫時停止執行。之後,打開電腦系統的檔案總管窗口,在該視窗中依次展開“ Windows ”、“ system32 ”、“ wbem ”、“ repository ”文件夾,然後將“ repository ”資料夾視窗中的所有檔案進行一下備份,備份完成後將該資料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