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4月 7, 2009的文章

綠色世代 不綠就OUT?!

更新日期:2009/03/30 17:51 實習記者高郁文、鍾蕙先 身為世界公民的一份子,面對最新的環保潮流,你是否也跟著一起「 綠 」了呢?昨( 3月29日 )上午台灣環境資訊協會主辦的世界地球日論壇,在來自不同世代及領域的綠領人士參與下,於台北展開對話。會中除分享各自從事環保綠色工作的心得,同時也針對如何更積極推動各項環保運動、落實環保生活做出討論與建言。 綠色未來 前景可期 「 綠色世代 不綠就OUT?! 」論壇具體地勾勒出綠色未來的前景,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祕書長陳瑞賓即表示,在環保運動的路上,大家絕對不會是孤獨的。 環境保護是每一個人責任 ,也絕不只限於 台灣 本土,而是 世界性 、 跨國性 、 全球性 的串連活動;對於破壞環境的人,要用「 良幣驅逐劣幣 」的立場,轉換他們的態度,讓他們也變成綠色世代的一份子。 企業界代表欣偉科技總經理李若存也提到, 在企業的社會責任裡,環保絕對是最重要的一塊,而環保意識與環保概念,和經濟發展與企業營利並非衝突,其中絕對有一條創造 雙贏 的道路。 若能夠有效地將產業轉型,例如有機農業、有機食品、綠色環保建築、環保旅館、生態旅遊等等,無論在食衣住行育樂上,都能有清新的綠色蹤跡,創造 綠色產業 以發展新的經濟模式,突破傳統產業的窠臼,把綠色生活當成生活品味與生活配備,讓環保不再是曲高和寡的議題,而能夠變成一種綠色經濟運動。 經濟誘因 帶動綠色產業發展 台灣環境保護聯盟 會長王俊秀以及低碳生活部落格主張楊乾則不約而同提到,在 發展綠色經濟的過程中,政府應扮演重要的角色,從政策面去執行,例如課 徵能源稅 、用鼓勵的方式讓民眾認同購買獲認證的 環保商品 、規劃完整安全的 自行車道 等,提出更多誘因讓 民眾 甚至 企業 共同參與環保,將環保的概念融入每一個生活細節,甚至 讓企業自動將環保納入產品製造 的必要考量等,將 環保變成基本的公民意識 ,由政府帶頭,配合消費者力量的覺醒,以達到風行草偃的效果。 李若存表示, 要發展 綠色經濟 ,必先存在 誘因 ,才能 永續經營 , 環保 並非禁慾主義,且 綠色經濟 是有利可圖的方向。 陳瑞賓對經濟誘因做進一步補充,自行車之所以流行,經濟誘因即是油價的上揚。 當一個產業興起代表另一個產業的衰退 ,此時政府應審慎評估補助方案,以避免對經濟及環境造成不當的發展。 地球日的最初和最終:環境運動 環保不應該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