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要講的是磁碟的格式,從DOS年代開始,Win3x、Win9x、WinME…相信大家都對FAT16與FAT32格式相當熟悉。而使用過WinNT、Win2k、WinXP的人又會認識一個新的格式,就是NTFS了。到底這兩種格式有什麼不同,又如何能在這兩種格式間轉換,下面將一一為你介紹。 FAT16 這個話說在上古的DOS時代,由於CPU不夠快,硬碟速度也很慢,所以在希望電腦速度能加快的期望之下,就只有盡可能的加速硬碟中檔案的存取速度了,這也是當時電腦增進效能的關鍵之一。 那要如何做呢?首先要了解到,檔案在磁碟上是以一個稱為 叢集 ( Cluster )為單位的方式來儲存,也就是說任何檔案不論大小,在磁碟中所佔的空間都一定是叢集大小xN (N為自然數),因此為了加快檔案的存取或執行速度,適度的將一個叢集單位所佔用的容量提高會有不錯的效果(因為一次就可以將較多的內容從硬碟中讀取出來),所以當初的 FAT16 規格便針對當時的硬碟容量不同而制定了不同的叢集單位大小,大致如下: 硬碟容量 一個叢集大小 0~31MB 512Bytes 32~64MB 1KB 64~127MB 2KB 128~255MB 4KB 256~511MB 8KB 512~1023MB 16KB 1024~2048MB 32KB 由這個表可以看出,當初的硬碟肯定是個奢侈品,如果在當時有個2GB的硬碟肯定讓大多數的人羨慕到不行,現在卻是丟在路邊連撿它都嫌太重!唉~硬碟的悲慘命運…好!所以說從上面的表可以知道,這樣的定義確實讓電腦的系統整體效能都有所改善,但是~!卻也衍生出另一個問題,就是硬碟空間嚴重的浪費!舉例說明好了,如果有一台1.2GB的硬碟(就當1200MB吧),根據當時的定義,一個叢集的大小是32KB,也就是說如果你只有一個純文字文件不過5Bytes,儲存在硬碟中的時候卻仍然佔用了32KB的容量(大約32768Bytes)!?一供浪費了32768-5=32763Bytes。怎樣,夠可怕了吧!? FAT32 就這樣,微X做著違背良心的事情(其實DOS是IBM開發的啦),一年一年的過,電腦技術不斷的快速成長,CPU及硬碟速度與當時已不可同日而語!所以當初為了改善效能的規格似乎也沒有必要了!終於,微X開發出了一種全新的格式,就是 WinNT 的 NTFS 啦 ( NTFS 的優點稍後再說)!但是在大約1...
這是一個以3C資訊、電腦資訊、學習為主的園地。 從小樹慢慢開始成長茁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