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8月 22, 2025的文章

重啟核三的爭議:一場關乎台灣未來能源的辯證

  核融合重大突破!全面解析能量輸出大於輸入到底怎麼做到?是否商轉有望!?   最受期待的核融合發電在哪裡?能源數據誰在膨風?   缺電、輻射、核廢料有解嗎?「核融合發電」有可能嗎?   5000噸高階核廢料仍在核電廠內無處可去,但核廢真的廢?難道不能再利用?   高階核廢料能變核融合原料?|能播嗎?人類胚胎著床動態全記錄!|比鑽石更硬的超級鑽石誕生了!【泛科學NEWS】   【社畜ねこのむぎ】お任せてください!! お掃除代行を始めたむぎの一日に密着🐱🧹 核三應該重啟嗎?技術上可行嗎?有哪些安全風險?核廢料該怎麼處理?台灣能源危機如何應對? 以下針對「核三是否應該重啟」及其相關問題,從技術可行性、安全風險、核廢料處理及台灣能源危機應對等方面,基於現有資訊進行分析與回答,力求客觀並涵蓋正反觀點。 ### 1. 核三應該重啟嗎? 是否重啟核三(第三核能發電廠)是一個涉及技術、經濟、社會共識及環境永續的複雜議題。以下整理正反方主要論點: #### 正方(支持重啟)觀點: - **能源安全與穩定性**:核三廠可提供穩定基載電力,核燃料儲量可達18~36個月,相較燃煤與燃氣更能應對地緣政治風險(如中國軍演影響天然氣進口)。支持者認為,核電可作為能源轉型過渡期的選項,確保電力供應穩定。 - **低碳發電**:核電碳排放遠低於燃煤與燃氣,符合全球減碳趨勢,且能滿足企業對「CFE 24/7無碳電力」的需求(如半導體產業)。 - **經濟考量**:支持者主張核三延役成本相對興建新電廠低,且能延緩電價上漲壓力。 #### 反方(反對重啟)觀點: - **安全疑慮**:核三廠位於地震與斷層帶,耐震係數雖經補強,但無法完全消除地震與海嘯風險。國際評估指出台灣核電廠面臨地震、海嘯、洪水三重威脅,風險高於歐美。 - **核廢料問題**:台灣至今無高階核廢料最終處置場,現有核廢料堆積於廠內,延役將增加核廢料量,加劇處置難題。 - **社會共識不足**:2018年「以核養綠」公投通過,但2021年「重啟核四」公投未過,顯示核能議題在台灣缺乏穩定共識。重啟核三可能引發社會爭議與政治角力。 - **能源替代方案**:反對者認為,台灣再生能源(如離岸風電、地熱)與儲能技術日益成熟,2025年核三除役後電力備轉容量率仍維持6%以上,顯示無立即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