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6月, 2008的文章

Panda 病毒實驗室發現,網路犯罪者使用免費的工具來散佈網路釣魚攻擊

Panda Security 偵查分析 惡意軟體 的Panda 病毒實驗室,已在網路上發現幾種免費提供網路犯罪者寄出 詐騙信件 的 網路釣魚 工具。這些工具讓網路犯罪者偽裝銀行網頁和電子郵件、線上付款平台、Gmail 和Yahoo!Mail 的郵件帳戶、線上遊戲(Xbox 密碼竊盜 )和部落格(Fotolog 的 存取憑證 )。“令人感到驚訝的是,這些工具居然都是 免費提供 ” Panda 病毒實驗室技術主管Luis Corrons 表示。”由於這些工具使用上相當的簡單,使得公司行號與消費者經由 網路釣魚攻擊 所造成的巨大損失的金額增加了。根據Gartner 所進行的研究報告指出, 網路釣魚攻擊 在2007 年讓美國消費者損失了32 億美元”。這些工具運作情形如下:進入含有此工具的網址,使用者會獲得檔案以製造 詐騙信件 ;某一個檔案可以讓他們 偽裝銀行 、 付款平台的郵件 ,其餘檔案讓他們能製造跟 原版網站相似的詐騙網頁 。另外,此工具包含 免費PHP 程式 ,可 從偽裝的網頁寄發電子郵件 。其餘程序與其他網路釣魚案件類似:含有 惡意網頁 連結的 偽裝電子郵件 被寄送到數個郵件位址,網路使用者會被要求輸入 電子郵件位址 、 銀行密碼 等網路犯罪者所需要的相關資料。“為了取得電子郵件位址來傳送 垃圾信件 ,即便有部分郵件位址可免費取得,網路犯罪者仍會從網路上購買郵件位址名單。” Luis Corrons 聲稱,並補充說”如果我們加上免費主機服務,結果就是網路犯罪者完全不用任何花費就可以發動 網路釣魚攻擊 ”。網路犯罪者也可以選擇接收 竊取資料 的方式,把 TXT 文字檔案存放在伺服器上 , 一般信息存放在他們郵件信箱 等。關於PandaLabs自1990開始,它的任務便是盡可能快速地分析新威脅以確保我們用戶的電腦安全。具有不同的分組,每組都專精於特定類型的 惡意程式 ( 病毒 、 蠕蟲 、 特洛伊程式 、 間諜程式 、 網路釣魚 、 垃圾郵件 ...等),一天24小時、每週7天,提供不間斷的、全球性的服務。為了達到此目標,他們也運用 TruPrevent™ 技術的支援、協助,其作用便是作為 全球的早期預警 ,其組合包含 策略性派送的感應器以清除新威脅 ,以及 傳送這些新威脅到PandaLabs 作深層分析 。依據 Av.Test.org 的研究,PandaLabs 目...

甲醛水溶液 ─ 即防腐的福馬林

甲醛 是一種無色、具易然性、毒性的 化學物質 ,具有 刺激性 和 窒息性 ,是 國際癌症研究署 認定的 致癌物質 之一,可經由 呼吸道 、 皮膚 以及 胃腸吸收 等方式危害人體。 如果長期暴露於高濃度 甲醛 環境之中,會引起呼吸道疾病, 染色體異常 、 影響發育 和 引發腫瘤 等身體危害。 財團法人台灣建築中心李明賢博士指出,講到 甲醛 可怕的地方,就是 甲醛 和用於 防腐 的主要化學物質 福馬林 ( formalin )其實是相同的, 福馬林 就是 甲醛 稀釋後的水溶液 ,一般是用於保存屍體、用於防腐,因此過去科學家發現,處理防腐屍體的業者和解剖學者在 罹患腦癌 的比例較高。 財團法人台灣建築中心 表示,我國 環保署 提供之室內 甲醛 容許濃度值為 零點一ppm 。 辦公室 「 甲醛 」 致癌死亡   車禍9倍 你知道你每天工作及居住的大樓,有多危險嗎?原來處處都潛藏著 致癌 危機,因為密閉空間裡,尤其是 新裝潢 的房子內,瀰漫了「 甲醛 」,一旦吸入過多, 致癌 的死亡率,竟然比 車禍意外高9倍 。 TVBS記者蕭子新:「經過檢測結果發現,中興大樓地下一樓委員的辦公室, 甲醛 濃度達到 0.4PPM ,如果你不能感受這樣的數字到底有多危險,他的 致癌率 的死亡率達到一般 車禍的9倍 以上。」 成功大學環醫所所長蘇慧貞:「 甲醛 在哪裡?大概放眼所及全部都在舉凡 桌上的這些木板 , 裝潢的材質 、 窗簾 ,這些 防水的材質 ,大概都有 甲醛 的存在, 甲醛 加水其實就是 福馬林 。」 TVBS記者蕭子新:「至於地下停車場和這道鐵門原本可以阻絕來自地下停車場的 一氧化碳 的廢氣,但是因為這道鐵門從來沒有關閉過,導致地下一樓立委的辦公室 一氧化碳 濃度高於其他樓層。」 成功大學環醫所所長蘇慧貞:「一氧化碳加上臭氧,即使是很低的劑量,也會讓懷孕的婦女產生 畸形兒 ,或是 先天性心臟疾病異常 的比例增加。」 身處在這麼危險的辦公環境當中,立委們個個是嚇到皮皮剉。 立委助理程詩郁:「這空氣清淨機,本是發給有抽煙的立委,我們辦公室沒有用,現在大概要拿出來了。」 民進黨立委黃偉哲:「這地下室待不住,味道很難聞很刺鼻,所以我們都會一早就去委員會,或是到外面去。」記者:「那助理不是很可憐?」民進黨立委黃偉哲:「願上帝保佑他們。」 TVBS記者蕭...

員工電腦灌盜版軟體一經查獲公司負責

更新日期:2008/06/18 09:30 隨著國人對著作權的重視,國內公司行號的盜版率逐年遞減,七年前還有53%,去年已經降為40%。不過 台灣商業軟體聯盟 表示, 外勤業務人員 用的筆記型電腦,無論是公司配發或私人的電腦,只要是公務使用,公司就必須負責灌 正版軟體 ,不然一經查獲,公司負責人必須負擔高額的 民事賠償 ,甚至還有 刑事責任 。(劉映蘭報導) 近幾年來國內商用 軟體盜版 率逐年下降,從2001年盜版率一半以上,到去年為止已經降到40%。推行反盜版的 台灣商業軟體聯盟 除了積極查緝公司行號的軟體使用情形,更進一步指出, 業務人員 等筆記型電腦如灌有盜版軟體一旦查獲,公司必須負擔賠償責任。 台灣商業軟體聯盟 賴秀雯表示:「一般公司會配發筆記型電腦或要求業務自行購買筆記型電腦,由於這台電腦是為了公司營運所使用,如果裡面軟體使用的是盜版的話,依照我國 著作權 法的保護,公司負責人必須負擔相關的 法律責任 。」 台灣商業軟體聯盟 曾經查過上市、櫃公司 正版軟體 使用情況,曾經有一間公司因此被判必須負擔 2000萬元 的罰款。賴秀雯指出,著作權法有分 民事 和 刑事 兩部分刑責, 民事部分依照侵權金額計算賠償,而刑事部分最高可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 。 文章評論 : 企業如果不是很專業的需求,可以考慮使用 免費軟體 或 自由軟體 ,減少軟體購買、升級和學習成本的負擔。

企業社會責任與企業利潤如何博弈?

作者:ziwen2522 發表日期:2008-06-11 困境抉擇 : 責任 ? 利潤 ?   是 社會責任 優先,還是 利潤優先 ?是真誠地履行 社會責任 ,還是將 社會責任 當成 實現利潤 目標 的 手段 和 工具 ?這是 企業決策者 不斷面對而又經常爭論的 實際問題 。    正方 : 應堅持社會責任 目標優先    觀點一: 成本不是拒絕的理由   2007年對中國企業經營者 4000 多份問卷調查結果顯示,近 七 成( 69.7% )的企業經營者同意“ 履行企業社會責任會增加企業的成本 ”。但是,有研究表明:企業的 社會責任 行為是可以選擇的,它實際只是領導者 社會責任 價值觀在日常 管理行為 或 管理方式 上的體現, 並不一定會產生顯著的 企業成本 。   比如: 對企業 內部員工 的 社會責任 ,就包括對 員工的健康 、 安全 、 滿意度 及對 員工關係 、 員工多樣化 、 員工培訓 與 發展 等多方面的關注,這是 社會責任評估 的 重要指標 ,也被證明是促進企業績效的 重要因素 。 如美國西南航空公司授權其在加拿大的分公司,允許員工在工作與決策中擁有更多的權力,就提高了 員工的士氣 和 自主性 。在 企業的 外部責任 ,如 產品和 服務品質 方面, 全面品質管理 能提 高產品品質 而不會 提高成本 ,甚至會 降低成本 。又如,企業經理人定期與 關鍵利益相關者 或 社區成員 進行對話,加強領導人和 外部利益 相關者 的 溝通 與 合作 ,樹立企業的 社會責任形象 ,這也不需要太多的 現金支出 。所以,高昂的成本不能成為拒絕 社會責任 的理由。    觀點二: 唯利潤反會損害財務績效   蓋洛普領導力協會2006年由Sully等人對17個國家的500多名經理進行了調查研究,調查內容包括了解影響其決策最重要的兩組因素與 價值觀念 ,一組被稱為 經濟學價值觀念 ,包括: 優先考慮利潤 、 成本控制 、並 保持市場佔有率 ;第二組被視為 利益相關者價值觀念 ,包括: 尊重僱員及其發展 、 客戶 、 環境問題 ,以及 社區福利 。 研究還評估了他們在決策中的 專斷程度 ,他們所在公司相對於 競爭對手 的 財務表現 ,以及他們願為公司 額外付出 和做出 個人犧牲 的程度。結果顯示,相對於更強調 利潤和成本控制 的經理人,那些側重於 平衡多個利益相關者需求 的經理人...

保護著作權=合法的保護費

保護著作權=合法的保護費 智慧局:店家播放CD 須取得授權 ‧聯合新聞網 2008/06/16 保護著作權的意識抬頭,近來許多音樂仲介團體四處追討在店面播放CD的授權金,店家驚慌失措,經濟部智慧財產局長王美花表示,國人對於公開演出、播送的授權問題還不熟悉,其實只要是用播音設備放CD,就屬於「公開演出」,必須取得授權,否則可能得面臨民、刑事責任。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長王美花。 (聯合報系資料庫) 王美花表示,各國收取權利金的規定不同,例如在美國,門市與店面播放廣播與CD都要經過授權付費,但日本與我國制度類似,廣播原則上不用付費,只有播放CD要收授權金。 王美花強調,如果只是打開家用設備,包括收音機、電視機等,播放廣播或電視節目,智慧局定義為「開機」,店家只是單純接收節目,沒有利用到著作,因此不用付費;但若用播音設備放CD,就屬於「公開演出」,必須取得授權。 王美花解釋,購買CD只是買到物品的所有權,並沒有買到CD 上詞曲作家、唱片公司的公開演出權,所以播放CD、公開演出裡面的音樂讓顧客聽,基本上還是要向著作權人取得授權,不過現在有不少著作權人組成仲介團體,統一對外收取權利金。 目前經政府許可的「音樂著作仲介團體」共有三家,包括台灣音樂著作權人聯合總會(MCAT)、中華音樂著作權仲介協會(MUST)與台灣音樂著作權協會(TMCS);「錄音著作仲介團體」則有中華民國錄音著作權人協會(ARCO)與中華有聲出版錄音著作權管理協會(RPAT)兩家。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店家營業面積很大,或分隔成很多營業區塊,例如旅館房間、醫院病房或大賣場等,店家常會利用擴音機、喇叭等設備,播送電視或廣播節目到營業場所各個角落或房間,也算是利用著作權,就不是單純的「開機」,必須付費,只不過會比CD 等音樂、錄音著作的授權費用低廉。 【經濟日報╱記者何蕙安/台北報導】 註:「公開演出」,必須取得授權,否則可能得面臨民、刑事責任這太嚴重吧。 法律的制定是為了維護社會的公平正義,而不是圖利特定團體,過度擴張著作權可能產生無法期預的結果。 店家在播放音樂讓一些不為人所知的唱片也有曝光的機會,等於是免費幫唱片業者宣傳如果音樂著作仲介團體還向店家索取授權金導致店家經營上的困難,那這筆權利金很可能轉嫁到消費者身上。 唱片業者與網路業者權利金一直談不朧,現把在權利金動轉嫁到店家身上,想獨享這塊瓶大餅,可能搞到最後大...

認真第一,聰明第二——什麼才是真正的執行

來源: IT財富網 我在一本書上看過這麼一個故事,講的是在一片美麗鄉間景色中的一間房子裏,牆上裝有三面鏡子。 第一面鏡子,表面凹凸不平,且有污點,看起來很髒。 第二面鏡子,清潔精巧並裝飾有精美雕刻的鏡框。 第三面鏡子,既沒框子也沒有裝飾,只是一面潔凈清楚的鏡子。 當面對第一面鏡子時,我們看到了什麼?回答是:“一面不乾淨的鏡子。”第二面鏡子呢?回答是:“看到了一面精美的鏡子。”第三面鏡子呢?回答是:“看到一片美麗的景色。” 我覺得這個故事講出了執行的真諦:真正的執行就應該如這第三面鏡子──人們看到的是結果:從鏡子中看到的是美麗風景,而不是表現自己作為鏡子的特色(雕刻精美的鏡框)。 但執行的難度也正在這兒。在所有的集體活動中,人的本性始終繞不過一個永恒的坎:以自我為中心。每個人都要在照出美麗景色的同時,告訴別人“這是我照出的,而不是別人照出的”。可一旦以“自我為中心”,客戶或結果就可能會放置到第二位或第三位。 所以, 真正有效的管理者,是用組織、制度或文化來實現執行,通過一套組織、程式來約束越軌行為,或者用文化 (比如客戶第一) 內在地改變行動觀念。 這樣一來,在大多數情況下,執行就是一種緊盯 目標下的簡單重複過程 。 這種鎖定 目標簡單重複的過程 ,甚至可以上升到職業化的程度。 所謂的職業化就是在商業行為中始終堅守基本的商業規則與商業道德,以公司利益和目標而不是個人的好惡作為自己行動的準繩。 所以, 職業化中的執行講的是“認真第一,聰明第二”。 然而,擁有“強烈自我”的個人在大多情況下是“聰明第一,認真第二”,特別是企業的領導人“極度聰明”的時候。這種時候企業表現出來的不一定是業績的問題,而是企業制度性能力的缺乏。我覺得這可能就是大部分中國企業在“執行”問題上的真相: 因為 企業家執行能力太高 ,反而導致 企業執行能力太低 。 在這裡,我們應當注意一點,企業家的執行能力與企業的執行能力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企業家的執行能力是個人能力,而企業執行能力是組織能力或制度性的能力。 企業家的執行能力是 人治 ,而制度性執行能力是“ 法制 ” 。 人治 的 企業家能力 通常是用“ 能人 ”,背後的哲學思想是“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而制度性執行能力背後的哲學思想是:人是一定要犯錯的,所以用人就一定要疑,要建立一套制度來規範和約束人們的行為。 美國著名管理學家、《基業長青》一書...

高薪能否激勵員工?

出處:比特網 作者:劉梅 2008-06-11 10:55 評論 企業之間的競爭歸根到底是人的競爭, 如何有效地激發員工的積極性? 是否靠錢就行?錢是萬能的嗎?對此每一個企業的領導人都在思考。   本文主人公:   馬靖山-雲龍公司CIO   張 標-雲龍公司資訊資源部主管   孫立祐-雲龍公司CIO助理   劉 義-雲龍公司廣州地區資深IT員工   “真希望公司的管理狀況能好起來,其實我們還是很想回去的。”不少已經離開雲龍公司的IT員工,至今仍然習慣於親切地把雲龍稱做“公司”。幾乎所有從這家公司出來的IT員工都對“老東家”充滿了感情:懷念公司對員工如子女一般的 人性化關懷 同時又為它眼下的 管理和激勵制度 失效而深感惋惜。這種惋惜對於苦心打造這種的CIO馬靖山等人來說,恐怕只會讓他們更深地體會到樹未倒人先散的世態炎涼。    樹未倒人先散   元旦過後,北京氣溫驟降。剛過當地時間9點,雲龍公司CIO助理孫立祐就迫不及待地撥通了德國總部的電話。“老馬,你快回來吧,這裡的局面已經控制不住了,人心散得不行,還有??”孫立祐猶豫了兩秒鐘,還是覺得不吐不快:“再不回來,你的位子恐怕也??”“走的時候大家不是好好的,怎麼突然一下子就風雲變幻了呢?”雲龍公司CIO馬靖山在電話那頭問。   “你不知道,加薪加出問題來了,這幫傢夥不說感恩圖報,反倒撂起挑子來了,還說什麼‘加薪一點也不公平’,而且對張標也很不滿意。”孫立祐說。“你不是學管理出身的嗎?為什麼在這時候不幫幫張標?”馬靖山在電話那頭不悅地問道。   孫立祐也不高興了,嗓門明顯大了許多:“我在他們面前一點威信也沒有。不能給他們提職晉升的權力,不能給他們加薪發賞,你讓我怎麼激勵他們?光耍嘴皮子怎麼行?”   “好吧,我跟總部請示一下,馬上坐最近的班機回北京。”馬靖山掛下電話,思索著對策。3天之後,剛從德國返京的馬靖山,下飛機後也不顧倒時差,便直接匆匆忙忙地走進了辦公室。還沒來得及放下包,他就看見孫立祐一臉怒氣地走了進來。   “馬總,你總算回來了,你走的這段日子真是要了命啊。你看看,這是廣州分公司幾個IT員工的辭職信。”馬靖山的辦公桌上眨眼間多了一疊紙。“馬上就要過春節了,這可是咱們的銷售旺季。在這個節骨眼上,咱們IT部門的頂梁柱一個接一個地離開,這可叫我怎麼辦?”孫立祐還在嘟囔著。   手裏拿著這幾張紙,馬靖山感覺猶舉千斤。...

奧多比新軟體 導入Flash格式

‧聯合新聞網 2008/06/11  軟體大廠 奧多比 ( Adobe )三年前併購 Macromedia 後,兩家公司緊密合作, 奧多比 昨( 10 )日推出新版的文件製作軟體 Acrobat 9 ,特別導入 Macromedia 招牌的 Flash 動畫格式,有助 傳統靜態 文件轉型為動態的溝通體驗 。  Adobe 香港暨台灣市場推廣經理陳希希昨天表示,經過與台灣研考會的多年合作及推廣, Acrobat 已列入台灣「 電子化政府 」的 標準文件製作檔案格式 之一,目前很多的 政府電子公文 、或 金融業 、 科技業 的報表都是採用 Adobe 的 Acrobat 。  而奧多比新推出的 Acrobat 9 ,增加支援 Flash 動畫格式,讓 靜態文件 變成 動態的溝通體驗 。另外還新增 PDF文件夾 功能,能把其它 文件 、 影音 、 音訊 、甚至 3D內容檔案 整合並壓縮 成一個 PDF 檔 ,有助 文件傳遞 時更加方便。  【經濟日報╱記者曾仁凱/台北報導】

開網頁前,先派Google去探路!

‧大小創意 2008/06/05   網站 不能亂逛 ,就像別人家的門 不要亂敲 ,上網前先派Google去探一下喔!   網路就像個 大染缸 ,每每透過 搜尋引擎 ,總是能找到 千奇百怪 的網站,不過,這當中網站有些卻有蹊蹺,可能有意或無意會傳染 電腦病毒 或 惡意程式 給瀏覽者。  身為全球搜尋 引擎龍頭 的Google自然義不容辭充當第一線的把關者,所以每次搜尋時,都可能會發現 Google 開啟某網頁前會先告知瀏覽該網站可能面臨 中毒 的風險。  而這麼貼心的服務,Google終於將這個好工具分享給大家,這個安全瀏覽 診斷工具 實際就是 Google 的一個 網頁連結 ,使用者只要在這個連結的最後加上所要瀏覽的域名。  http://www.google.com/safebrowsing/diagnostic?site=域名  例如,如果讀者想要知道大小創意dxmonline.com是否安全,直接將http://dxmonline.com放在連結後端即可,如:  http://www.google.com/safebrowsing/diagnostic?site= http://dxmonline.com 之後, Google 會詳細列出網站的 檢查結果 ,包括過去 Google 對該網站的測試、網站是否成為木馬程式的 散布媒介 ,以及網站自身是否提供 惡意軟體 等,從上可知,dxmonline.com絕對是安全的。  其實,許多網站都是使用者透過 Google 搜尋而來,沒有 Google ,或許我們就減少許多接觸這些壞心網站的可能性,因此 Google 此舉正有善盡守門人之責,當然,這還是值得 鼓勵鼓勵 。  文章評論 : Google 總是比較站在使用立場,不像 微軟 那樣只想當老大,比較不在意使用者感受。

網路銀行何必獨鍾微軟

中國時報 2008.06.10 黃伯瑞  由於研究上的需要,筆者最近開始接觸 免費 的 Linux 作業系統,深為該作業系統所帶來的 安全性 ,可靠性與 高效能 所吸引。舉例來說:同樣的程式,在筆者的 Linux 系統中執行速度比視窗系統快至少 十% 。而 Linux 系統佔用的資源極少 ,反倒是 微軟 的 視窗系統 , 資源 需求愈來愈高,迫使 消費者 必須不斷 花大錢升級硬體 。更別提 層出不窮 的 臭蟲 與 漏洞 ,使得 防毒軟體 變成 微軟 使用者的 額外負擔 。  正當筆者逐漸將日常工作轉移到 Linux 系統時,發現一個奇怪現象,就是台灣許多 金融機構 網路銀行 ,都限定客戶必須使用 微軟瀏覽器 「 網路探險家 」( Internet Explorer ,簡稱 IE ),否則 無法登入 使用。這實在令人不解,銀行有什麼權力要求使用者「 只能 」採用 微軟 的 瀏覽器 IE ?筆者遍查各家銀行的 網路使用約定書 ,均沒有規定客戶必須使用 IE 。但就拿筆者常使用的彰化與聯邦銀行為例,若使用其它 瀏覽器 ,不是根本 無法登入 ,就是登入後 無法使用 。  大部分限定使用 IE 的銀行,都宣稱為 認證安全性 ,在網頁中加入 ActiveX 控制元件,因這個元件只有 IE 瀏覽器才支援,所以其它瀏覽器無法登入使用。事實上, ActiveX 元件本身就是許多 漏洞 與 木馬程式 的 來源 與 媒介 。這些銀行一方面聲稱要增進安全性,另一方面卻強迫消費者使用更不安全,更不可靠,更 容易被駭 的 視窗系統 與 IE 瀏覽器,豈不是 邏輯矛盾 ?許多消費者使用 視窗系統 與 IE瀏覽器 ,配合這些獨厚 IE 的網路銀行,卻因此冒著 病毒 與 駭客入侵 的風險。那麼這些網路銀行,豈不也算 駭客 與 病毒 的 幫凶 ?  有些銀行可能辯稱, IE 為大部分使用者所採用,因此獨厚 IE 。這個理由似是而非。因為根據Net Applications公司的調查, IE瀏覽器 的市佔率不過 七成 左右,還有三成是使用其他的 瀏覽器 。而且,今天 微軟瀏覽器 能夠享有 高市佔率 ,其中一個原因是將其搭配在 視窗作業 系統中,這早已經美國法院認定違犯「 反托拉斯 」法。雖然微軟後來與美國司法部達成和解,但對消費者與競爭對手的傷害早已無法彌補。而在歐盟,相關的官司還在進行當中。今...

網路轉貼 別侵犯智財權

張靜 合新聞網 2008/04/23 隨著4月26日 世界智財權日 的到來,國內相關議題越來越熱,尤以新興的 網路智財 權 受人矚目;中國 智慧財產權 協進會長張靜律師強調,網路上主要容易侵犯的是 著作權 ,企業幾乎都有專屬網站, 網頁內容 若使用 他人著作 ,就有問題。 中國智財權協進會 長張靜。(記者張天雄/攝影)隨著 4月26日 世界智財權日 的到來,國內相關議題越來越熱,尤以新興的 網路智財權 受人矚目;中國 智慧財產權 協進會長張靜律師強調,網路上主要容易侵犯的是 著作權 ,企業幾乎都有 專屬網站 ,網頁內容若使用 他人著作 ,就有問題。 因應 世界智財權日 ,國內兩大 智財權 保護團體— 中華保護智財權協會 、 中國智財權協進 會將在本周四( 24日 )舉辦座談會,由兩會會長魏憶龍律師、張靜律師主持,邀請智慧局副局長陳淑美、台大法學院院長蔡明誠、歐僑商會IPR委員會主席江東林博士、美僑商會陳世杰律師等專家,暢談新興的 網路智財權 議題。 張靜在座談會前先拋出企業容易侵犯 網路智財權 的問題,他認為網路上的侵權以 著作權 為主,例如企業幾乎都有 專屬網站 ,但不論是 自己設計 或 委外設計 ,網頁內容若使用他人 著作 ,就有問題;有些網站甚至是用到 行銷方法 的 專利 ,也算侵權。 此外,也可能發生公司員工上網時侵害 智財權 的情況,如果員工是以 個人名義 侵權,要自己負責;但若是以 公司名義 執行業務,公司就要承擔連帶 賠償責任 ,吃上 民事 、 刑事責任 。 張靜並提到 ISP ( 資訊服務業廠商 )較容易遭遇的「 超連結 」( Hyperlink )問題。 入口網站 與 搜尋網站 因為業務量大,有極大的機會連結到 侵權網頁 ,若 ISP 經告知後仍未刪除連結,就會有 法律責任 。張靜感嘆,聽說 智慧局 最近才研擬 網路保護法規 ,對岸早在95年就開始施行「 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 」等相關保護法,台灣有點「 慢半拍 」。 張靜分析,網路行為通常分為 上傳 、 傳送 與 下載 , 單純瀏覽 較無問題,但 上傳 與 下載 都涉及「 重製 」,尤其是 上傳 ,算是「 始作俑者 」,散布 侵權資料 給大家使用,情節較惡,面臨的 民 、 刑責 也會較嚴重。 另外,「 轉貼 」也是一大問題,很多人抱著好文章與好朋友 分享 的心態,恣意 轉貼資料 ,但都沒經過作...

出門就關電腦吧!

我們能夠為社會作多少事? 抗暖化行動 ~一台電腦徹夜沒關,一晚上所消耗的 電力 有多少 ?? 有鑑於 全球暖化 越來越嚴重, 能源消耗 越來越多, 工業污染 大量增加, 二氧化碳 排放量從沒減少過, 大家應該要更認真更正視這個問題了,如果,還不面對這不願面對的真相,那你就真的是落伍了... ! 據統計,一台電腦徹夜沒關,一晚上所消耗的 電力 ,『足夠印表機印出一萬張的的文件 』這是個非常嚇人的數字! 其實每個人是可以為這世界做一點 貢獻 ,希望發信提醒每個同仁隨手關燈,上下班離開公司時請隨手關掉桌上 電腦 的 電源 ,或是其他沒有使用的設備,以 節省能源 與減少公司的 開銷 。 如果每個人都 節省 一點,相信加起來的力量是驚人的,希望大家重視這個問題,也督促你身邊的親友囉! 預測世界現存的 22,000 隻北極熊會在 45 年後絕種, 2050年左右,阿爾卑斯山上的滑雪聖地有 70% 不再有雪可滑, 世界最大的珊瑚族群大堡礁,可能在 2100 年之前消失, 同時間 台灣 包括台北盆地內的 台北車站 、 國父紀念館 ,甚至 101 大樓 4 樓將完全淹沒, 而 中國北京 將被 沙塵暴 掩埋。 抗暖,是人類的 第 三次世界大戰 ,你我他都不能幸免! 以下 抗暖化 錦囊由國家地理頻道提供,請從當下開始勵行吧! 一、 下班 電腦關機 :一台電腦持續開一整晚,消耗的能源可列印 10,000 張資料。 二、 每使用 一公升汽油 ,會產生 2.4公斤 二氧化碳 。 而撘乘 大眾運輸系統 使用的燃料,每 1.6 公里 只有汽車消耗量一半左右。 三、 隨時保持輪胎在 充氣狀態 ,能減少 6% 汽油消耗 。 定期 保養引擎 ,能減少 15 % 至 50 % 汽油消耗。 四、 手機充好電,立刻拔掉 充電器插頭 ,只要全球 10%行動電話 使用者做到,省下的能源,相當於 6萬戶 歐洲家庭耗電量。 五、 每天煮東西加鍋蓋,所需要的 能源消耗 量能減少多達 90% 。 六、 只要回收 一公噸重的紙 ,就能節約: 17 棵樹 ; 2 桶油; 足以供應一戶人家 5個月 所需的電力;或減少 ! 25公斤 的 空氣污染 。 請從每一個我開始, 並鼓勵您的所有親友一起投入 抗暖化行動 吧! 文章評論 : 地球 只有一個, 大自反撲 的力量是很可怕的。就從最簡單的 拔掉插頭 、 關機 ...

自由軟體之父:軟體專利有害無益

發表人 polo 於 2008/5/15 10:40:43 自由軟體 界教父級人物、 自由軟體 基金會創辦人Richard Stallman今(14)日在一場演講中狠批 軟體產業 的專利制度,「只會讓開發者與使用者受害 ,」他說。 新聞出處:ZDNet 原文網址:http://www.zdnet.com.tw/news/software/0,2000085678,20129320,00.htm 自由軟體 界教父級人物、 自由軟體 基金會創辦人Richard Stallman今(14)日在一場演講中狠批軟體產業的 專利制度 ,「只會讓開發者與使用者受害,」他說。 睽違三年再次造訪台灣的Richard Stallman,今天上午在淡江大學以「 軟體專利的危險 」為題發表演說,他表示, 許多人認為 專利權 是用來 保護新概念 發明人的想法 完全錯誤 ,「真實的情況是,當你開發了一款新軟體,卻可能在完全未和專利權人有交流的情況下,莫名其妙挨告,甚至被迫付出金錢,專利權根本保障不到 創新概念 ,」他說。 Stallman主張, 任何的 軟體專利 權規定都應該立刻終止,否則 軟體工程師 、甚至 一般使用者 ,都可能面臨 訴訟威脅 ,無助於真正的創新,「你們應該去說服你們的政府,放棄 軟體專利 制度 ,」他說。 身為激進的 自由軟體 鼓吹者,Stallman反對 軟體專利 權的立場不難理解,但他仍搬出一套論點,強調 專利權 在電腦軟體領域為害最深 。 他認為可將 專利權 的應用視為由少到多的光譜,例如同受 專利權 保護的藥品,由於目的明確,通常在一種藥品上,只會有很少的專利,很容易就能辨別有無用到他人已註冊的專利。至於一般生活中常見的各種實體物品,雖然可能同時採用較多專利,但在受制於工廠生產能力的情況下,不可能包括太多專利,遭受 專利訴訟 的機會也不大,Stallman說。 「但 軟體不同 ,」他解釋道, 電腦軟體由於僅是大量數學元素的組合,不會有工廠做不出來的問題,因此一個有上百種功能的文書處理軟體,很可能牽涉了上千個專利,「如果你要開發一個新的文書處理軟體,怎麼可能完全避過這些專利? 」 Stallman說。 「 專利權 本身的目的是為鼓勵人們將新創概念公佈出來,但現行的專利體系卻會造成 反效果 ,」 他認為, 專利文件雖然被公開,但事實上根本不會有人去讀,「因為沒有人是透過...

自由軟體的定義

我們維護本文來彰顯 自由軟體 定義,說明什麼軟體才合適被稱為「 自由軟體 」。 「 自由軟體 」關於「 自由 」而不是 價格 ,「 自由 ( Free ) 」這個概念並不是指「免費的啤酒」,而是指「言論自由」【因為英文的 自由 和 免費 視同一個字: free 】。 自由軟體 所指稱的軟體,其使用者有 使用 、 複製 、 散佈 、 研究 、 改寫 、 再利用 該軟體的 自由 。更精確地說, 自由軟體 賦予使用者 四種 自由: 不論目的為何,有使用該軟體的 自由 ( 自由 之零)。 有研究該軟體如何運作的 自由 ,並且得以改寫該軟體來符合使用者自身的需求( 自由 之一)。取得該軟體之源碼為達成此目的之前提。 有重新散佈該軟體的 自由 ,所以每個人都可以藉由散佈 自由軟體 來敦親睦鄰( 自由 之二)。 有改善再利用該軟體的 自由 ,並且可以發表改寫版供公眾使用,如此一來,整個社群都可以受惠。如前項,取得該軟體之源碼為達成此目的之前提( 自由 之三)。 如果一軟體的使用者具有上述 四種權利 ,則該軟體得以被稱之為「 自由軟體 」。 也就是說,使用者必須能夠 自由 地、以 不收費 或是 收取合理 的 散佈費 用 的方式、在任何時間再散佈該軟體的原版或是改寫版 在任何地方給任何人使用。如果使用者不必問任何人或是支付任何的許可費用從事這些行為,就表示她/他擁有 自由軟體 所賦予的 自由權利 。 使用者也應該有 自由改寫 軟體的權利,並且可以將這些軟體再利用在工作上或是娛樂上。 使用軟體的這份 自由 權適用於任何人、任何組織、任何電腦系統、任何工作性質,不用特別和軟體作者或是其他特別的人或單位報備。 再散佈軟體的 自由 必須同時適用於原版和改寫版軟體的 二進制碼 和源碼上,如果無法製作 二進制碼 的版本,則此動作可以略過,但是如果後來的使用者找到其它可以製作二進制碼的方式,她們必須有再散佈 二進制碼 的 自由 。 為了成就改寫並發表改寫版的 自由 ,使用者必須有取得該 軟體源碼 的管道,所以,取得源碼為 自由軟體 之本。 為了使這些 自由 成真,只要使用者沒犯下滔天大罪,這些 自由權利 不能被改變。如果使用者並未做錯事,而該軟體的作者卻擁有取消或撤回其許可方式的權力,那麼該軟體不是 自由軟體 。 但是,如果額外的規定不和上述 四項主要 的 自由權利 相衝的話,這些有關散佈 自由...